《花》
李澤藩
1907-1989
「夢幻的時刻」/文:楊淳嫻
李澤藩的抽象畫創作集中於1950至1960年代,不過也有例外:1976年的《五指山》、1982年的《天窗》,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未標示年代的作品,例如《花》。蔡長盛先生曾言這些作品是李澤藩對於前衛技法的「實驗」,大體而言,不論在色彩、線條、造型上,都給人鮮明、強烈的印象。不過本件作品《花》的風格卻相當不同,既不見明顯的幾何分割,色彩更是朦朧柔和,在作品主要的色彩基調上,與《天窗》有些類似,在創作時間上可能有些接近。但《天窗》使用的是不透明顏料與厚塗技法,《花》使用的顏料質地較為輕透,既可看到許多李氏的招牌技法,更融合了抽象概念,是一件複雜成熟的作品。
畫面描繪的主題似為夜晚的蓮塘,畫家使用了藍綠為主的基調來描繪夜晚的水面,並以擦洗法進行混色,製造出豐富的水面層次。層疊的綠色蓮葉,與粉紅、粉黃花朵嬌嫩的色彩互相融合,點綴以散落於畫面上的紅、白、黃等純色細圓點,彷彿這些色彩是被星光所賦予,在夜空下散發著魅惑人心的光暈。
畫面上可以看到明顯的摺痕,從背面的痕跡看來,畫家可能先將畫紙摺過後再進行上色,製造出類似幾何切割,但又令人聯想到蓮葉葉脈的造型。除了色彩上的豐富,畫家更使用了好幾種不同顏色、形狀的點狀筆觸,特別是宛如水墨般的黑色筆觸,集中地出現在若干塊面的邊緣,隱約地加強塊面切割的效果。出現在畫面左上與右下方的綠色三角點狀筆觸,以及在畫面隱約呈現較小色塊,模擬著水面上的浮萍、落花、水波等,營造豐富的生態,挑動觀者的五感,,彷彿還可感受到夜晚的蟲鳴,以及水邊獨特的氣味。何為抽象,何為現實,似乎也不再重要,只想要靜靜地感受此刻。